本网讯(记者陈雅冰)4月18号下午,管理学院于A9一楼开展教师发展中心系列活动,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是案例立项申报及交流会、管理会计P1+P2工作坊以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交流会。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飞燕及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教师们认真听讲中(张芷晴摄)
A9-104课室中,副院长刘飞燕在就研究型案例和教学型案例的区别进行简要说明。研究型案例注重通过案例构建理论,教学型案例则注重以服务教学为目的。她分别列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欧阳桃花教授如何研究案例,并最终编写成教学案例以及自身在参加中欧案例研究的经历等事例,论述了如何写出一个吸引人的案例。她还提出:“写案例必须深入挖掘案例的可研究点,要做到环环相扣,引人入胜。”
刘飞燕副院长讲话(张芷晴摄)
紧接着,5位任课教师就自己拟着手的案例进行立项申报汇报,由刘飞燕一一进行点评。如,蒋盈莹老师准备以洋葱OMALL为研究对象,研究电子商务法新法规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影响,刘飞燕建议她可以选择更具代表性的公司去研究,这样才更有着力点。杜菲老师的从携程美食林“蔡澜带你寻味美食”谈中高端定制化旅游产品的案例项目,刘飞燕则建议到,可以从产品设计、产品开发的维度去展开案例,若能更深入的挖掘研究可望形成多篇论文。
蒋盈莹老师发言(张芷晴摄)
与此同时,几位会计系老师在A9-103进行着管理会计P1+P2的工作交流会。黎静老师通过PPT展示向大家分析了CMA与国内教学内容的差异。曾海花老师则发现培训机构的P1+P2课程教学定位与高校老师的教学定位有所不同,培训机构更具考纲针对性,高校教师授课则会更注重给学生知识性的延伸。
黎静老师发言(张芷晴摄)
随后进行的是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交流会,副院长刘飞燕则从评委的角度给参赛教师说课提出建议:“教师应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意识,明确课堂目标,注重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,以确保教学质量。”教师们就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讨论。林玮玮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曾经参加省赛的PPT,还分享了参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比赛后的心得。她说道:“比赛的结果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收获到的丰富经历。”
林玮玮老师分享心得(张芷晴摄)
活动结束后,记者采访了工商管理系的蒋盈莹老师,她说:“参加完此次教师发展中心系列活动后,我对于如何撰写案例和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有了清晰的认识,并且对此充满了信心。这也对我以后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启发。希望教师们可以把活动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,充分挖掘事物的内在,创造出更多的惊喜。”
稿件来源: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:应澎